天津滨海新区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300万人。四十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盐碱荒滩,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,如今这里崛起一座座现代化新城,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53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,变身高质量发展“生态湿地”。
开发开放,盐碱荒滩上拓出崛起之路
1984年,中国政府提出在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的同时,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,同时新辟经济技术开发区。当年12月,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一片盐滩上成立,成为最早一批开发区之一。
1986年8月,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视察时题词“开发区大有希望”。
“康师傅”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大陆,并在天津开发区建厂兴业。天津市政府和滨海新区政府对康师傅的扶持不遗余力帮助企业成长。“一碗面”(“康师傅”方便面)也成为外界对滨海新区的最初印象。
三十余载耕耘,从相对单一的产业基础,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通信、石油开采、汽车与装备制造等千亿级龙头产业,培育发展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国这重器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,滨海新区而今成为绿荫掩映的现代化新城,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
先行先试,经济管理体制上与世界接轨
在国家博物馆一角的展柜中,收藏着一枚公章。2014年,滨海新区成立行政审批局,109枚公章精简为1枚,在全国率先破解“公章围城”顽疾。
经过4年运转,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,目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企业可通过手机办理电子营业执照,让“数据跑路”代替“企业跑路”,企业“最多跑一次”渐渐成为现实。
2018年新年刚过,滨海新区再次刀刃向内,打出改革“组合拳”。先行先试,滨海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建设适应国际化、市场化、法治化要求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需求的服务体系,逐步拥有国家级开发区、保税区、保税港区、高新区、出口加工区、保税物流园区、自贸区等,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区域形态最为齐全的地区,累计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40余项目落户,年实际利用外资超百亿美元。
“痛点”变“通点”,滨海新区走向高质量发展
如今,滨海新区“滚石上山”,主动变“痛点”为“通点”。主动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自贸区等重大机遇,打造高质量发展升级版。
京津冀一体化发展4年来,滨海新区累计引进疏解项目3100余个,协议投资额逾3900亿元。与河北合作的滨唐、滨沧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相继揭牌。
在助力京津冀空气污染治理上,滨海新区围绕“控煤、控尘、控污、控车、控新建项目”五项任务,全力打好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治联控攻坚战,2017年PM2.5浓度同比下降34.4%。
天津市委常委、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表示,进入新时代,滨海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将繁荣、宜居、智慧3个目标细化为12个指标,把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目标落到一个个行动、项目和实事上,实现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目标。(张道正)